第(1/3)页 南下自然走的还是运河, 别看王守文才二十出头,他已经是走过许多趟大运河的人了,出了京师除了每天拉着众人开各种大会小会之外, 就是给大伙介绍沿途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俨然已经是成熟的大明运河经济的代言人。 像运河这样的大型基础交通建设, 对运河两岸的城镇来说作用确实巨大。而且若是没有这般便捷的水力运输,南北的交通贸易便是个大问题。 众所周知, 如果一个地方连政令都不能轻松便捷地传达过去,朝廷想要治理好它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运河要修, 官道也要修, 争取整个大明都能做到水陆通达! 碰上这样的大好良机, 王守文自然又在船上呼朋唤友细化他们正在进行中的大明第一个十年计划。 他们这些人虽然得常年待在京师, 可他们又那么多的同科好友去了外地赴任,一届进士三百多人, 除去留京的那么一小批人,剩下的全都散落在大明各个角落, 有的搞文教工作,有的搞漕运工作, 有的甚至负责管养马养牛。 只要他们平日里多多与亲朋好友们联系, 何愁不能影响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许多大事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完全全当大事来办的, 就好像玩拼图一样, 最初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等到全部拼在一起就是一整张完整的画作了! 一行人每天跟着王守文在船上指点江山, 到后来王守文甚至还弄了张简略舆图, 全图并没有画出地形与边界, 只标注两京十三道极其下辖的府城。众人先在上头用乌墨点上自己的家乡,又轮流往上头用朱墨点上自己相熟的亲朋好友所在地。 等到满船的人都点了一遍, 舆图上到处都是连片红通通的小点。 这还是因为他们这些人都还年轻,没有真正经历过官场的洗礼。 像王守文这样薅过好几年庶吉士羊毛、跟好几批新科进士共享过好友名单的家伙,说是“知交满天下”都不为过! 在这张舆图上他们是很渺小没错,可若是能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去做事,世上有什么事是他们办不成? 同行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个两个都被鼓动得热血沸腾,起初只是王守文抛砖引玉地召集大伙开讨论会,后来已是人人都能提出不同的议题,每个人都能各抒己见提出自己能想到的解决办法。 最后连汪机他们这些御医都参与进来了,邀王守文他们这些翰林官开了个医案写作专场,讨论如何进一步统一医案写法以便后人查阅。 医者一辈子能遇到的案例是有限的,这代表着他们不可能什么病都会看,若是遇到自己从未治疗过的案例又没有旁人可以请教,参照前人的医案来拟定治疗方案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果能创立成熟的医案检索体系并推行到各府县中供天下医者查阅,说不定能挽救许多人的性命! 王守文听了汪机这个想法后极感兴趣,马上召集所有人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构想。他们这些人如果要留在翰林院,少说也要跟修书打个十年八年的交道,现在可以开始尝试着接触这方面的事了。 大明一共一千四百多个县,想要给每个县都设置一个医案存档处其实成本也不算太高,普通县城不至于连个藏书的地方都腾不出来。想要落实这件事还是很有希望的! 既然可行性颇高,现在他们差的就是成熟而完善的检索办法以及系统归纳好的古今医案合集! 所以说平时还是要多搞搞头脑风暴,瞧这么一讨论新活儿不就来了吗? 王守文当场让汪机把众人的意见都记录下来,等到了广东那边马上立项开搞!他一个搞文教工作的,召集广东的医者来开个动员会不过分吧?这么大一项目,写信请求两京十三道同步协作不过分吧? 咱讨论出个章程来,两京与各省都给把自己下辖府县的医案汇总一下,朝廷不就拥有庞大的医案数据库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