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主编看片会-《超级U盘》


    第(2/3)页

    两小时后,十五万人齐唱《我的太阳》的大场面再次上演,震惊了次看到这一幕的朱玲玲,也让大刘他们张大了嘴巴。他们作为原作者和当初的审稿编辑,以往都曾在脑海里构想过这个场面,但当这一幕真的在屏幕上呈现出来,大家还是被震得不轻。

    于是乎,小放映室的讨论话题不可避免地歪了楼。

    “我记得没错的话,叛变这一章提到的人数是十几万,你们居然真的做出来了!这应该是电影史上最大的场面了吧?”科幻世界的姚主编惊叹道,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我是说参演人数。”

    “不是最多的,”马竞接话道,“1982年上映的《甘地传》里面甘地葬礼那一幕,总共动用了1o万临时演员和2o万围观群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年********的大决战系列同样人很多,”已经退休的杨社长扶了扶眼镜,有些动情地说道:“这三部电影动员了过1o万名军民参演。我一度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这种大场面了。”

    莫罕达斯-甘地是影响现代印度的国父级人物,被尊称为“圣雄甘地”。1948年1月3o日,他在参加祈祷会时,被隐藏在人群中的狂热的印度教徒纳图拉姆-戈德森用手枪刺杀,死讯震动全印,据称有一百万人参加他的葬礼,电影里的这一幕便是为了还原历史。

    至于《大决战》系列,在座诸人都曾经看过,这可是当年经典的说。

    王骆宾点点头,“是的,这种动用军队或者临时演员参演的大场面实在很难复制。现在的剧组即便有心这么做,证府部门也不会批准同意。而且即便真的同意,剧组也不一定掏得起数以百万、千万一天的群众演员工资。”

    为了借鉴影片中的大规模现代战争场面,他和特效团队拉片分析过不少以人多著称的战争电影,其中就有《大决战》系列。即便《流浪地球》里的叛乱战争和这些电影里的战争差异很大,可供参考的共通之处也还是有的。

    “你们这不是做出来了嘛?”姚主编笑着说道:“这些应该都是虚拟演员吧?”

    “的确是虚拟演员,而且还是逸快自己开的路人演员系统,”王骆宾点头道,“不过虚拟演员的成本同样不低,除非像某些电视剧那样不求质量地直接复制、堆叠人像。我一直很想不通,弄出来几百几千个长得一模一样、动作完全同步的小兵小怪有什么意义?是想要诱观众的密集恐惧症吗?”

    通常会产生密集恐惧的对象都是类似马蜂窝和钉板阵一类的事物,并不包括大规模人群,有人满为患的著名景点和地铁站为证。不过要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堆砌大量呆板生硬的人物角色,导致观众出戏笑场却是难免的。

    王骆宾不愧是电影导演,说的话实在太有画面感,众人纷纷大笑起来。

    “诚然,基于cgI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虚拟演员,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规模群演的组织问题,但是还没到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的地步。虚拟演员要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就需要给专门配备独特的造型和动作,然后再仔细地渲染体表光照,才能看起来像真人。只是这样也会造成经费快燃烧的副作用,咱还是别谈特效,直接去宝莱坞和横店雇人吧!”

    再次逗笑众人后,老王终于开始把话题往电影上拉,“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流浪地球》里做到这种大场面,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的结果,其实同样不具有可复制性。”

    “所谓人和,当然是逸快的路人系统。程总他们已经为各类电影贡献数以万计的‘虚拟群众演员’,这次给我们帮忙完全是轻车熟路,”王骆宾看着程斌道。

    “我们也是沾了天时的光,”程斌谦虚着说:“除了蜂云和蜂群的计算资源,我们还得到了太湖算中心的大力支持。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台算使用了比较少见的国产处理器架构,相关应用还比较少,富余计算力还很多,然后就被我们捷足先登了。怎么样,用世界第一的算做出来的画面是不是很震撼?”

    一位年轻编辑脑洞比较大,笑着接话道:“我有一个想法,在片尾字幕里加一句‘鸣谢美国商务部’,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