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葫芦-《超级U盘》


    第(3/3)页

    原版的《葫芦兄弟》拍摄于1986年,是一部剪纸动画片,主要的人物角色都是彩色纸片,然后摆在玻璃板上用照相机逐格翻拍作成动画帧,最终连贯变成一段十几分钟的剧集。

    显而易见的是,借鉴了传统皮影戏的剪纸动画在继承了皮影戏的艺术气息和历史底蕴的同时,也把前者的繁复工艺和高昂人工继承了下来。拍摄需要制作人物的正、侧、背不同方向的造型,然后将其按照关节特点解剖后分别绘制剪形,在用关节钉组装起来变成活灵活现的彩色纸偶。每个出场角色根据剧情的不同,有时要制作好几套大小造型不同的纸偶以供翻拍。用于拍摄的背景和前景也需要用类似的工艺制作以实现画风相符,这进一步推高了制作成本。

    8o年代以前的美术制片厂和其他电影厂一样,都是国家电影部门的一份子,每年按照固定的计划拍摄影片,成本和利润都是国家的,这才会费时费力地使用剪纸、木偶、泥塑、水墨手绘等形式制作动画片。后来国家改革电影部门,将制片厂推向市场让他们自负盈亏,这些烧钱无极限的制作形式也就迅消失,动画片成了电脑制作的天下。

    上美影在o6年曾经制作了6集的葫芦续集,又在o8年将原来的13集动画片剪辑成85分钟大电影推向影院,票房喜破千万创造国产动画电影新记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今年是“葫芦兄弟”出世3o周年,上美影早就有制作续集以延续并展Ip的想法,起了所谓的经典激活工程。这时恰好早有合作的蜜蜂影视找上门去,双方一拍即合同意联合启动新的《葫芦娃》多维联动项目。

    对面负责版权、人设,并参与剧情设计,但主导项目的主要还是蜜蜂这边的人,一方面他们在cg制作技术方面领先全国,另一方面重启版还关联着大电影和同名手游,在剧情设计上要向后兼容。另外,新版葫芦娃制作方式也变成了效率更高的3dcg,但是在专门研的“纸艺”渲染引擎的帮助下,尖下巴、硬叶子、仿水墨的剪纸画风依然得到了保留。这自然是为了讨好当年那批8o后,要是美术风格变化太大,像电影版的黑猫警长那样变得油光水滑、充满f1ash动画的简洁美感,各位葫芦丝们肯定不会买账的。

    果不其然,打开视频后汤佳怡并没有感觉到画风上的冲突与违和,很快就看了进去。

    不过等到第一场打斗出现,她的眉毛就皱了起来,“剧情是不是太软了啊?我记得以前看的老版有好多砍头断手扎眼捅耳碎心的情节,怎么现在全都没有了?这样biubiubiu往外喷葫芦籽,真的好吗?”

    马竞也很无奈:“红太狼的平底锅都被央婶点名批评暴力粗俗、教坏小孩子了,重启版自然要特别注意,这个系列的定位是合家欢类型,在暴力尺度上自然要像儿童倾斜。”

    “我记得你们还有出同名手游的计划,难不成到时候也这样biubiubiu?”

    “恭喜你答对了!我们打算在这个项目上尝试合家欢游戏的概念,尝试打造一款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玩的经典游戏,尺度自然要抬得比较高。”

    汤佳怡没有接话,转向默默装狗装透明的朱玲玲,“玲玲你看呢?你觉得这样的想法能行吗?”

    “啊?哦!”后者正在走神,骤然听见叫她,情急之下说了句“我还没有结婚,我不知道!”

    “是啊,你还没有对象呢,要不要姐姐帮你介绍一个?”

    好吧,已婚妇女爱给人介绍对象的毛病又犯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