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三笑-《超级U盘》
第(3/3)页
陈总虽然看到了白牌业务的鸡肋与危机,下定决心跳出来另谋他途,但心态还是有些追求安稳了,没有那些转型搞自主品牌的同行那么有进取心和冒险精神。
心里想着这些心事,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陈瑞昌恰到好处地清醒过来,询问妹夫兼总工程师郑志远下一步去哪里。接下来就没有这种三千人大会了,蜜蜂安排了不同主题的论坛与会议供大家申请,不愁没有感兴趣去处。
郑志远把蜜蜂眼镜摘下来装进盒子里,然后继续戴上自己的眼镜,同时小声抱怨道:“唉,戴着眼镜就是干啥都不方便啊!”
bg3虽然兼容普通眼镜,但鼻梁上挂两副眼镜总归不是什么太舒服的事情。
陈瑞昌无法,只得再问了一次。
结果却收到了一对卫生眼,郑志远斜眼看他,反问道:“之前不是说好了去看今年的蜜蜂目录么?”
却是把老陈噎的够呛,只能在心里反复劝慰自己:“不要跟低情商人士计较!”
之前霍然问他打算做什么配件,陈总笑而不语,实际上却是在装哔。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具体做什么,技术太简单的数据线不想做,技术复杂的智能手机壳做不了,虽然有了几个模糊想法,但一切还得等看了技术转让目录才能做决定。
因为马竞的带头和纵容,蜜蜂体系每年产生的大量新技术和新专利中,总是少不了脑洞大开的奇葩设计,里面既有晶碳工艺、超级天线这样的黑科技,也有类似降温贴片、纹身打印机这样的普通技术。一些技术可以通过自家和关联企业转化成产品,为蜜蜂杂货店添砖加瓦,但是还有数量更多的技术没能及时转化。
浪费自然是可耻的,对外授权甚至转让技术以回收成本,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每年蜜蜂研究院都要收集整理待转让技术,形成一份目录对外公布。这些蜜蜂食之无味的鸡肋,却是其他中小公司弃之可惜的好物,毕竟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蜜蜂一样砸出大笔收入搞研发,如马竞一般的顶级应用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千金难求。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蜜蜂技术超市”,他们的服务态度相当好,只要舍得花钱保证包教包会,但是将来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卖得动人家就不管了。钱打水漂再也不来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绝处逢生、以小博大的幸运儿也是不少,很多老板为了更方便获取技术支持,干脆把企业搬到蜂园周边,渐渐形成了一片新的工业园区,也在客观上成了蜜蜂的活广告。
现在陈郑两连襟就在逛“超市”,地点是综合会议中心顶层展览厅。
虽然蜜蜂研究院官网同步更新了技术目录,但既然已经到了蜂园,自然要看一眼实物才放心。持有类似想法的人数着实有些多,以至于两人还在门口排了一会儿队,心里反倒更加热火了。
陈瑞昌是被其他人闲聊时说起的那些成功事例刺激到了,决心等下一定要睁大双眼捡个大漏。而郑志远却是被那些据说有售的黑科技产品吸引到了,买不到技术,买个产品回去收藏使用研究也是好的,万一不小心破解了量产难题呢?
...
手机用户请浏览m.aiquxs.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