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必有后福-《超级U盘》


    第(2/3)页

    “是不是觉得终于放下了一个亏损包袱,一身轻松啊?”汤总打趣道。

    “是啊是啊,”马竞却是爽快地点头承认了下来,反倒让汤佳怡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接下来几天,马竞两口子着实过了一段觥筹交错、吃喝不断的骄奢日子,合作伙伴的老板、鹭岛三套班子的领导,这些本地实力人士纷纷出面给俩人举办接风宴、压惊宴,庆祝他们两口子没有像倒霉的八里人一样成为微博群众隔空遥寄爱心的目标。

    当然,接风压惊什么的只是由头借口,实际的目的还是和日历有关,在过一个月这一年就要结束了。市府要倾听企业心声,关爱企业发展,顺便催促一下蜜蜂和夏薪科技的谈判进度,那边因为资金断绝已经正式停工了,再憋下去容易弄出大问题来。

    而对各位上下游供应商、采购商、外包商等等合作伙伴,他们却是来打听消息,连带着拉关系找优惠来了。虽然赚到了钱,但大家都想要更多,碰上这样的好由头自然要好好地运用一番。

    马竞倒没什么,正好趁机进补一番,补充身体亏缺的物质和能量库存。哪怕被汤佳怡嘲笑说暴露了酒囊饭袋的真面目也是乐此不疲。不过,虽然每天喝的酒到杯干,吃的满嘴油光,但是马竞的脑子依然清醒,喝的再多也不影响判断力,反倒是请客一方经常偷鸡不成蚀把米,晕晕乎乎签下不那么有利自己的协议,久而久之各种吃请也就淡了下来。

    然后,马竞终于有时间去小马载具做调查。

    造车,并不是马竞和蜜蜂管理层的一时冲动,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他们输了,输在过于自信上面。

    一开始他们计划的很好,先做改装车和配件熟悉环境、切入门槛更低的场内车熟悉市场,然后在电动无人车上面实现弯道超车。然而,前两步还算顺利,到了第三步上却出了问题,先是后院起了火,前面还又出现一座山,把蜜蜂汽车的团队折腾的不要不要的。

    一开始他们还能保持盈利,可在国家主管部门发文严查老年代步车以后,他们的产销量不可避免就下来了,而计划中的电动无人车却迟迟没有获准上路,整个团队很是迷茫。

    对于任何一款车辆来说,上路不但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里面牵扯到交通法规、保险制度,乃至社会习惯的方方面面。

    传统汽车可以无缝融入其中,电动车也只需要解决充电问题就可以加入其中。但只是这一点就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种纠结,要不是有国家补贴、上牌福利,发展还要慢不少。

    而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其颠覆的地方太多,前路上的阻碍也就更多,所以只能通过年复一年的测试来推动社会认知的改变,同时期待着条件改变,最终合法上路那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马竞宣布成立个人独资的小马载具,反过来收购蜜蜂的汽车业务。董事会其他股东还有员工们也是亏怕了,直接同意了收购条件不说,还把大型无人机这一块业务也给塞了过来,他们自己只保留赚钱的消费级产品线。

    对于消费级无人机来说,蜜蜂把生产完全交给代工厂,自己只负责整体设计,反正有自主飞控芯片,自产的直流电机以及传感器也表现不俗,整体依然拥有不错的性价比,在这个小众市场里混的风生水起,自然不愿意移交给小马。而高成本的大型机风险就高多了,还是丢给不差钱的老板去折腾吧。

    对于马竞来说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光是将长期研发部门分出去可以改善公司薪酬结构,就值得他去推动这项工作了。

    随着蜜蜂游戏金蝉脱壳回归内地,蜜蜂的虚拟股计划终于拿下最后一城,却也给马竞弄来了一个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