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IPU-《超级U盘》


    第(3/3)页

    人脑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虽然人人都有,但我们人类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够透彻。

    一般认为,人脑拥有百亿级别的神经细胞,它们彼此之间又通过一千至一万条神经突触彼此建立连接从而交换信息,这使得人脑拥有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有说法是相当于每秒运算几十亿次的电子计算机,也有说是每秒1亿亿次。

    每秒几十亿次的速度,在超级计算机刚刚发明那时候自然是天文数字,但是如今却不过是普通台式机的标准,甚至高配置手机都可以达到,比如蜜蜂5迷ni/5+的浮点运算能力就达到了每秒50亿次以上,而有些用户自主设计的5d更是堆出了每秒100亿次的恐怖数字。

    当然,手机的百亿浮点基本没什么意义,一来全功耗运行电池要罢工,二来也没有专门的应用。

    手机快了,超算自然更快。世界第一的奶路2,峰值运算速度就超过了每秒3亿亿次。

    不过这个速度是一万六千个计算节点火力全开的效果,日常使用时都是按需开启计算节点的。

    毕竟全部开启的话,功耗可以飙到17兆瓦以上,即一万七千千瓦,以至于羊城超算中心需要跟自来水公司合作,利用市政自来水来为其进行降温。

    与之相比,同样“号称每秒亿亿次处理”的人脑,其峰值功耗却不会超过25瓦,依靠血液循环就能完成冷却降温。

    电子计算机的基础是半导体,是电阻值介乎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因为较高的电阻,当通电运行时,将会有相当大一部分电能被用于克服电阻,最终变成热量散布到电路外面。

    除非淘汰半导体,进入光脑时代,否则计算机发热就不能避免。

    人们只能选择其他办法来减缓这个问题,在高纬度地区、海边建立数据中心,利用凉风和海水冷却系统是一个办法。

    像大脑取经,设计新的计算机也是一个办法。

    现代计算机都是冯诺依曼结构,有输入输出装置、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五部分组成。而存储器越来越成为该体系的弱点。

    每次操作运算器都要从存储器中读写数据,这导致内存带宽成为系统瓶颈,而且也带来了更多能耗。

    解决办法就是像脑细胞一样自带存储器的记忆计算机。

    马竞的ipu并没有使用研究阶段的忆阻器忆感器忆容器等记忆器件,而是利用脑波打印机制造的硅芯片,它拥有128颗核心并且分别自带高速内存,配合特别算法可以极大增强模糊判断能力。唯一的问题是结构过于复杂,没办法量产。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m.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