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暴走的地球-《超级U盘》
第(2/3)页
这里面自然不包括越来越火的大数据。
对于同时拥有搜索引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游戏等等诸多“服务型”业务的蜜蜂,可以说无论怎么重视大数据都不为过,蜜蜂也早早就设立了集团直辖的大数据分析中心,为集团及旗下公司提供决策参考。无论是蜜蜂输入法的持续改进,还是蜜蜂游戏的选材与设计,都有着大数据的影子。而且随着所有蜜蜂服务全部迁移到“蜂云”云计算平台上面,更加方便收集到用户跨应用跨服务的活动情况,使得蜜蜂的大数据也变“更大”了,也更加准确有效了。
虽然蜜聊软件一直以“一人三面: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有多重身份”为设计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网友们都是人格分裂症患者,他们在应用软件和游戏里面的各种活动依然存在着内在关联。而蜜蜂找到并利用这些关联所做的事情,就是推出了一系列融合风格的产品。
汽车领域有跨界车的概念,比如越来越火的城市越野车suv这种越野车轿车化、轿车越野化的混血儿,而最新一代“蜜蜂地球4”则是软件和游戏的跨界之作。
之前蜜蜂已经在《重生1990》上面尝试了游戏工具化的设计思路,这款游戏里面包含大量类似工具软件的功能,可以为玩家提供小说写作、音乐编配、视频录制等多种功能,虽然比起真正的工具软件在全面性和专业性上面还有很多不足,却胜在简单有趣。再加上一些诸如大纲生成器、音色提取模拟、沙盘化现场指导等小功能带来的惊喜,使得这款游戏在业余写手、业余歌手以及网络视频爱好者那里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和使用率,并因为他们在各自作品里面的提及而收获了不少关注和下载数。
尤其是这款游戏还有基本功能免费的手机版,并且可以和全功能pt版进行互动,虽然在游戏里面追看小说、在游戏里面听歌看视频看直播听起来挺“二”的,但在这追求个性强调差异化的时代,有的是视别人感受为浮云,只在意自己感受和体验的用户。因此虽然尝试这种新奇的做法的网友在数以亿计的网友里面连千分之一都算不上,但胜在数量依然在不断增加,很多人还嫌在手机上不过瘾,转而跑去购买pt主机在更大的屏幕上看,也使得“重生”游戏和pt的销量衰退期迟迟没有出现。
这就是典型的“长尾效应”了,虽然这些业余创作者的人气完全不能和那些百万千万粉丝的明星大腕儿相比,但是他们各种潜移默化的宣传为这款游戏贡献了不少后劲和热度,每个人的百十千粉丝加起来,积少成多也是汇聚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正是这个不断壮大的群体在支撑维持着两者的热度。
当然这里面也有pt的销量没有真正爆发有关系,没有凸起的高峰,自然也就没有突降的低谷。
既然有游戏工具化,那么自然有软件玩具化,而新版“蜜蜂地球4”就是这种思路的典型代表,与“重生”游戏不同的是,这款3d地球仪软件并不是蜜蜂系统独占的,主要的pc和手机平台都覆盖到了,可以想见的是,这次“神壕晒机”事件之后,这款软件的用户活跃度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对着玩地球仪玩好久,盯着地图幻想着“地图开疆”的二逼时代,当年googleearth还没有被kb分子发现利用价值时,就有无数网友们打开这个软件,输入一个个世界名胜、地貌奇观的经纬坐标,在上面俯瞰卢浮宫和塞纳河、寻找麦田怪圈和大地绘画、偷窥神秘的51区,尽管只能看到模糊的画面甚至刻意留下的空白,依然能够让大家高兴许久。网络上分享各种有意思地点坐标的帖子被不断转载增添,直到有一天ge再也不能获取服务器数据那天,这种乐趣戛然而止了。
虽然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科学上网工具看到外面的世界,虽然还有一个蜜蜂地球可以用,但这种输入一串经纬度坐标敲回车然后等待屏幕上画面逐渐刷新完整的体验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蜜蜂地球虽然也有努力地在3d世界里面还原全世界的名胜古迹,但因为版权、资料来源和软硬件技术原因,出现在软件里面的景致总是给人假假的感觉,看起来比那些国内山寨仿制的白宫和金字塔还要不堪,而软件粗糙的3d地形更进一步破坏了真实感,所以尽管ge后来彻底拜拜了,蜜蜂地球也没能从前者那里抢来多少用户。这款软件的活跃用户数量,甚至还不如地图工作室的3d街景地图,毕竟后者只需要能上网就可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