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扩张-《我的青春不留白》
第(2/3)页
“有人竞争的情况下,别人要你亏,别人他本人就不亏了么?”
“也亏。”
“那里有人这样做生意,摆明亏也要把别人逼死,有仇啊?”
“非也,别人逼死你容易,逼死你后,自己就能独亨蛋糕,长期来说,这是一个策略。”我解说道。
这是另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温州:80年代,林老板是靠做鞋样起家的温州老板。80年代时全国商业信息并不流通,或者说流通速度奇慢,往往国外有新的鞋子样式运到上海经营,要等上好几年才能流行到温州。
林老板看中了这个商机,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运些新的鞋样回到自己的工厂制造。说得好听点这叫模仿,说难听点这叫盗版。不过因为东西足够新,所以这一时期林老板赚了很多钱。自己的鞋厂一度开到近百工人,月收入过十万。
林老板也从穷中年,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了十万元户,百万元户。众所周知,暴发户最喜欢挥霍,最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的房子要起县城里最大最高的;车子要比县长高级大品牌的;
发迹的第一年时间。林老板房子、车子、装身衔头、摆谱请客花了近百万,个人支出已经无限接近了自己鞋厂总收入。
但林老板拿个算盘一算,鞋厂一个月的盈利就达到了十万左右。一年下来,鞋厂流动资金都还有十万左右,大大的放心。于是继续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日子。
而且自己还规划好了,第二年的扩张,直抵邻县,放出来话来,要在鞋业内做全市老大。
邻县有位同行,深谙鞋业一途。被前者压迫得,抵压了家里的房子,从银行取出钱来,把自己的厂子办成了一家和林老板一模一样的鞋厂来,而且价格还比前者便宜。
第一个月就将林老板的生意顶了下去,害他不仅没有赚钱,还亏损了不少劳工费用。
这时,两家鞋工都知道一个事实:谁撑得久,谁就是这个行业的老大,那个撑破了肚皮的后果很严重,只有倒闭一途。
正在竞争得如火如荼的两家工厂,都是在烧钱。这个时候,林老板才清醒过来,自己的钱用得差不多,现在要四处找钱。谁知天下之人皆信俸:‘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林老板已经是无利之人,酒肉朋友见他已经失势,皆是一哄而散。无奈之下,只有抵压房子,车子续来救命钱。
林老板显然财厚,这一下,即将把对方比下去。
邻县的老板的确了解得对手很深,而且实力也不弱,拼底蕴,如果林老板不花了公司的流动资金,他是不够拼的,但对手是个花了百万再和人比的钱多显然不够看,这位老板最后是持久战中获胜。
林老板则,一败再败,不仅扩张竞争上失利;邻县同行,也在他资金断路时,给了他致命一击,在他的地盘开了家鞋工厂,无力竞争的林老板只有缴械投降的路可以走。工厂一缩再缩,已经变成了小作坊。
两者鞋样不是自己的,一旦被告,两者都面临风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