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的一战 九-《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2/3)页

    “怎么会?”

    “不可能!”

    “我不相信!”

    魏军正在和明军交锋,曹纯曹昂等诸将却诧异的看着这一幕,这让他们连反应都没有反应过来。

    “回师!”

    “救援大王!”

    曹纯反应过来了,不管不顾,立刻率军返回。

    可是这时候马超岂能让他们好过。

    “冲杀!”

    马超的精锐瞬间从防御到进攻,反击魏军主力了,时机只要抓住了,战争也就是那一瞬间的结果。

    马超和皇甫坚寿的联合进攻之下,魏军彻底的兵败。

    曹纯曹昂被抓住。

    麾下主力战死超过三分之一,其余的全部成为俘虏。

    壶关一战,落下帷幕。

    …………………………………………

    夜色幽幽。

    明月皎洁。

    壶关西城之外,这一片战场依旧是狼狈无比,横七竖八躺着一具一具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断落的武器无数,斩断的旗帜一面接着一面。

    明军将士正在拿着火把,打扫战场。

    伤兵营之中,明军和魏军的伤兵,正在起起伏伏的哀嚎着,无数的军医大夫正在进进出出的忙碌。

    俘虏营建立起来了,位于城郊侧翼,新一军亲自盯梢,没有人敢有半分的躁动,他们都被白天一战打蒙了。

    牧景走在狼藉的战场上,步伐很沉重。

    战争,总归是不好的。

    这些生命的凋零,让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有时候他会去想,大家合力把这个世界弄得更加美好,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打仗。

    可事实上,战争的存在,即使是未来,也不会消除。

    “但愿此战之后,天下安平!”

    牧景长叹一声。

    他打了太多年的战役了,失去了太多,也见到了太多的惨状,他无比的渴望,这个世界能和平。

    “天下已平!”

    站在牧景身边的徐庶,幽幽的开口,回应牧景的话:“大明已一统天下了!”

    此战之后,魏军主力必不存,天下没有任何能挡得住明军兵锋的人和势力,天下归明,已是大势所趋,

    “希望吧!”

    牧景露出了一抹苍白的笑容。

    他目光斜睨了一眼站在远处,看着火炮营的皇甫坚寿,他走过来,拍了拍皇甫坚寿的肩膀,问:“是不是在埋怨朕!”

    “不敢!”

    皇甫坚寿摇摇头。

    “不敢,就是有了!”牧景轻声的道:“火炮军的强大,必是魏军目标,为了让新一军能发挥出威力,火炮军必须是诱饵,这是战术,朕的确对不起火炮军战死的儿郎们,他们没有能发挥出火炮,却被近身而斩,此乃朕之过,然为天下大局,再来一次,朕也不会后悔!”

    这就是当家做主的无奈。

    一切为大局着想。

    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末将绝不是怨陛下,而是末将心疼!”皇甫坚寿这才红着眼睛说道:“为天下而牺牲,火炮将士无所畏惧,然我们却只能放弃火炮,和他们短兵交接,战损过两营,这可都是我们一个个挑选出来的火炮精锐啊!”

    牧景能理解皇甫坚寿的心情。

    带了兵的人,都是这样的。

    谁又能不心疼自己的兵。

    可这就是战场啊。

    牧景没有过多的安慰,有些事情,需要皇甫坚寿自己走出来,皇甫嵩其实没有把太多的东西交给自己儿子。

    皇甫坚寿是需要自己成长的。

    他的未来,能不能承受得住火炮军中郎将的责任,就要看他能不能承受得住将士们的牺牲。

    “陛下!”

    这时候有人过来和徐庶说了几句话,徐庶上前禀报牧景:“斥候放牧的时候,抓到一个人!”

    “谁啊!”

    “司马懿!”

    徐庶道:“魏军禀报,壶关之中的所有人迅速四处逃喘,司马懿也逃出去了,不过他穿着农夫的衣服,却被我军斥候识破,直接抓起来,很快就被认出身份了!”

    “司马懿?”

    牧景咧嘴一笑,道:“这倒是一个人物啊,先关起来把,朕现在没有什么心情去和他聊天!”

    这个人在历史上很牛的。

    他最牛的一个,那就是熬死了无数人,长寿的代表,同样也是一个能忍让的人,不然他早被斩了。

    “是!”徐庶点头。

    “曹孟德如何?”

    牧景不能让曹操死了,他活着才是最大的价值,天下若一统,必要人心服,他可不指望能镇服曹操。

    曹操他还有用处。

    “很丧!”

    徐庶用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词语形容:“想死,一副没有了精神,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样子!”

    “不要让他死了!”

    牧景低沉的说道。

    “陛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徐庶低沉的说道:“不管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天下太平,万万不可心软啊!”

    他不知道牧景在寻思什么,但是他知道,曹操活着一天,都是一个威胁,这时候杀了曹操是最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