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变化(一)-《汉末开元》


    第(2/3)页

    “写给董太后的介绍信?”陈应先是眉头一皱,紧接着展颜大喜道:“还是元放高明,有这一封书信,我们大可直接和董太后联系,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子,而且,我想我们很快就要用上了……”

    “很快就会用上?”左慈脸上闪过一丝迷茫之色,转眼间便大喜道:“难道公子要入朝为官了?”

    “不错,元放果然洞察入微!”陈应轻笑道:“就在两个时辰之前,本公子收到了一封家书!家父在书中言已经为本公子谋到了羽林右监一职!”

    早在离开皖县之前,陈应便派陈安等将他在皖县所得的大部分财物押送回家,同时又派了一队快骑飞骑回了下邳,给陈珪送了一封信,告诉了他自己当时的处境。

    陈珪收到陈应的信后,虽然生气陈应的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对陆康的做法也十分生气——老子好歹也是你的朋友,你就这样对待我儿子?

    生气归生气,陈应闯下的烂摊子陈珪还得收拾,他经过一番运作后,以征战有功为名,给陈应补了一个羽林郎的身份,又走了太常杨赐的路子,给陈应谋了一个羽林右监的职位!

    羽林右监,六百石,所属羽林右骑900人,担任皇帝的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

    别看羽林右监不过区区六百石,但是他却掌握着九百骑大汉最为精锐的骑兵,并且是皇帝宿卫侍从!担负着皇帝的安危,这个职位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皇帝的心腹,根本就不可能担任!

    陈应能够出任羽林右监,完全是因为太常杨赐的推荐!

    杨赐,字伯献。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杨震之孙、杨秉之子。

    他少时研习儒学,常常隐居教授弟子,不应州郡礼命。后为大将军梁冀所征辟,又出任陈仓令,因病没有出发。连续推辞三公的礼命。后以司空所举高第,迁任侍中、越骑校尉。

    建宁初年,在华光殿中侍讲,教授汉灵帝刘宏。历少府、光禄勋,升任司空,因灾异罢免。后再拜为光禄大夫,又代袁隗为司徒,因直言劝谏被免,拜光禄大夫,因屡现灾异而与议郎蔡邕等人入金商门上奏,陈述时事,去年年末,被拜为太常!也就是有这样一个大拿力推陈应,陈应才能担任羽林右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