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多准备!-《向胜利前进》


    第(2/3)页

    医疗方面,紧急征调了三个县县城内最好的大夫和药品,尤其是西医——打仗,最急需的就是手术,而西医在手术方面确实比中医药强一点。关键是,见效快一点,没有那么麻烦。

    而且,这些医生全部都在突击团医疗队的带领下,分成多个小队,驻扎在县城周边的各个地方,以便于运送伤员和及时救治伤员。当然,最好的那一队医疗小组,由五名擅长手术取子弹或者切除,并且有这方面经验的手术一声组成。另有五名医生则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如止血等紧急救治工作,还有三十名护士和一百名由民兵组成的担架队——之所以全都要求由民兵组成担架队,并且给他们配发了枪支弹药,是考虑到在必要的时候,担架队可以立即变成战士,不仅可以在必要时掩护医护人员和伤员紧急转移,还能在必要时组成突击队,以便于突破小鬼子的封锁线。而且,这些民兵全都是附近各村落挑选出来的,对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

    还有很多部门,如后勤处等与战争有着直接关系的,都留下了大部分人。别的,全都早就转移到后方去了。

    至于城里的老百姓,可以说空无一人,早在几天前,全都被转移到后方去了。但是,此时城里却有不少人在挥汗如雨,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些人全都是青壮年。因为,他们不是民兵就是附近村落的年轻人,被集中起来,在这里修筑工事。因为,突击团已经算准了,再坚固的城墙,也挡不住大炮,而最为残酷的巷战,将是拖垮小鬼子的最好战术。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在张青山等人到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做好了迎接大战的准备。

    所以,在胡英泽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这一切,感动之余,握着三桥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李明的双手,只说了一句:“同志们辛苦了。”

    然后回头对带来的战士们说:“都看到了吧?要是不拔小鬼子赶出去,大家如何对得起乡亲们和同志们的辛苦付出?”

    公平的说,胡英泽还少说了一点,或者说,刚到达这里的他没有看到的是,乡亲们和游击队的同志们其实很少白天修筑工事,不!准确的说,一开始确实是没日没夜的赶工,干劲十足,可是,奈何后来小鬼子的飞机天天来轰炸,就迫使大家不得不白天休息,晚上抢修被炸毁的工事和构筑新的工事。

    因为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如何避弹,见到小鬼子飞机,大家就只知道一个劲的瞎跑,结果,死伤了不少乡亲们。

    可是,乡亲们为了自己被炸死炸伤的亲友哭了一夜后,第二天,让家里人把尸体领回去后,擦干眼泪,继续赶工……不辞辛苦、日夜赶工,手掌磨出血泡,挑了继续干,脚擦除了血,找点东西烧成灰,把灰撒在伤口上,从身上撕下一块布条,绑上,继续干……

    发展到后来,不知道是谁走漏了这样的速度还是无法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乡亲们知道后,不仅回家召集自己的亲友全来帮着修工事,而且,大家还派代表找到李明,提出派人到山上警戒,大家继续白天也赶工,这样的话,小鬼子飞机来之前,大家就可以躲避开了,而且,最大限度的能多给工事填一块砖,加一片瓦……当时,感动的所有游击队员和宣传队员们都转身抹泪,为自己身后有这样的百姓而骄傲、自豪!

    于是,儿童团也有了用武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