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豪气冲天!-《向胜利前进》


    第(2/3)页

    “老张,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干脆一股脑的全都说出来,也好让我安安心……你是不知道,我这几天可真的是吃不好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想着如何才能干掉这帮小鬼子。可我这脑袋不如你聪明,所以,还得请老张你多指点指点。”

    张青山笑着抽了口烟,道:“关键点还在于你们到底能挡小鬼子多久,能承受得住多少伤亡……”

    说到这儿,张青山有意停顿了一下,认真的看着彭学斌。

    就连胡英泽和田国忠,也全都静静地看着彭学斌。

    因为大家都知道:小鬼子虽然狂妄自大,可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又或者是指挥能力,绝对强悍。而这次负责伏击小鬼子的主力,新一团和独立团的兵力本身就不占优势,而伏击点的地利也没什么优势,最多就是一开始打了小鬼子一个猝不及防。但是,可以想象,以小鬼子的训练有素,相信又不了十秒,他们就会反应过来,到时候,必定疯狂反击,到时候,就是真正的实力比拼了。

    一少打多,不仅要阻击小鬼子的主力,还要对付从宝源县城出来的小鬼子援兵,甚至还要负责跟突击团派出的人马,给宝源县城里出去的小鬼子援兵予以前后夹击……在自身实力不如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如此种种,是个人都能想象得到,这两个团的伤亡必定十分大,甚至,搞不好还会让小鬼子来个反包围。

    所以,张青山他们三个才会如此看着彭学斌,都想亲耳听到彭学斌的答案……八路军跟国军,仅仅在将领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国军内部派系过于林立,别说中央军和地方军之间的那些狗屁倒灶之事,就是面对亡国灭种之战,别说军阀了,就是中央军也依旧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说的难听点,那就是一盘散沙,很多人都把手中的军队当成了自己的私军。如此歪风邪气之下,就导致很多将领在打仗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如何击败小鬼子,而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自身最有利的利益。甚至,出现见死不救,阳奉阴违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样如同沙滩上的碉堡一般的军队,能打赢才是怪事。

    如果说,国军的军官们打仗首先为自己考虑,那么,八路军正好跟他们相反。一听说打仗,每个将领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战胜敌人。就拿救援之事来说,八路军的军规中就明确规定:见友军落险而不救者,无论职务高低,杀!救援不力则,轻则罢免,重则杀头!

    这两条可都写的明明白白,也从没有手软过,谁敢违抗,杀无赦!

    如此风气之下,造就了八路军的将领们,一听到打仗,各个都兴奋,恨不能立即上战场跟敌人来个你死我活。

    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虽说绝大部分将领都能奋勇作战,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谁能保证就没有个别者没有私心?所以,张青山他们才静静地看着彭学斌,静静地等着答案……如此重要的决策,必须要活的彭学斌亲口答应,甚至要在师部作战会议上亲口提出,亲自请令。当然,也必须获得新一团的认可。

    而且,这样的损失,还无法直接获得对等的战果回报。

    毕竟,谁都能想到,一旦接下这个任务,就算不是全军覆没,也很可能大伤元气,而且,虽然有战功,但缴获方面绝对不多,毕竟,想凭借这两个新团就吃掉一万多小鬼子和那么多二鬼子,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反,突击团去攻打兵力被抽调最少一半的宝源县县城,说的难听点,这就跟别人栽树,浇水,施肥……最终,别人吃苦受累,突击团去却来摘桃子……前后对比,要没点气度,还真没几个人受得了。甚至可以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军人本就应该在战场上视死如归,伤亡都是小事。关键是,这口气咽不咽得下去?

    “你们这么看着我干什么?难道我彭学斌还怕见马克思吗?”说到这儿,彭学斌笑道:“新一团我管不到,但我们独立团可以保证,只要师部同意按这个方案打,只要师部把我们派到马家坳,没说的,我敢保证,只要独立团还有一个人在,就绝对不会擅自后退一步……”

    说完,见张青山三人都有些敬佩的看过来,彭学斌却笑着继续说:“不过,我有一个小小地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