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艰难的选择题-《向胜利前进》


    第(2/3)页

      就这么轻碰了一下额头左边的那个包,疼的张青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稍稍停顿了一小会,再次用右手轻轻地,一点一点地触碰着那个包。虽然疼,可好歹还是摸清楚了,这个包有半个鸡蛋那么大。仔细想想,恩!肯定是那发炮弹炸起的某个石头或者木棍,刚好打在自己额头上,让自己昏迷过去。

      习惯性的一模左腰,还好,水壶还在。

      又小心翼翼地用水壶里的大半壶水清洗了一下这个包,顺带洗了把脸,再喝两口,水壶就空了。

      这水壶作用可大了,不能扔。

      然后,张青山就这么坐着休息,看着眼前的战场惨景,他的军人性格立即就抛开了过去式,结合眼前的情况,推算着自己昏迷后发生的情况:按照红军处理战后的习惯,无论敌我,只要有活的,都会救治。对于尸体,同样是无论敌我,如果有老百姓,会请老百姓帮着掩埋,如果没有,就会自己动手。当然,敌我战士的遗体会分开掩埋。可眼前的情况却是敌我的尸体都没有掩埋,再拿望远镜看看周围,燕子口周围的远处没有尸体,而谷内有些士兵的武器都没有收走,可有些的却不见了,结合这样的实情,那就只能是一种情况:我军虽然成功的消灭了谷内的敌人,但却是匆忙撤退,否则,断断不会连打扫战场都没有完全完成。在根据周围没有留下尸体的情况,可得出,虽然匆忙撤退,但在短距离内没有受到敌人的追击,否则,就应该是一路留下敌我双方的尸体……

      那么,现在自己将面临两个问题:自己该怎么办了?第二个问题却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即离开这儿,而且得离的远远地,否则,天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候回来,自己要不离得缘,恐怕会被敌骑兵的侦察兵发现。

      虽说张青山不怕死,可不怕死和毫无意义的送死根本就是两回事。而军人的冷静又让他不能慌乱,必须想好后才能行动。这时,张青山就又得面对一个选择:是回去还是继续追上大部队或者说继续长征?

      这儿离甘孜城虽然有十多天的路程,他的左小腿受伤,如果回甘孜城修养,相对来说,比继续长征要好得多——他腿受伤,行动不便,那么,想追上大部队,几乎不可能。而要是想继续长征,那么,十有八九就是他一个人的长征了,别的不说,就说是大部队的行踪,他无法确定。

      从理智上来说,两权相害取其轻,回甘孜养好伤后再去陕北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说沿途必定有敌人和马匪之类的反动派的封锁和盘问,这根本就不用比较:无论是前进还是回去,都少不得要碰到这种事,到时候,就只能看自己的机智和运气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返回甘孜城,存活下去的几率还要大一些。要知道,现在他仅仅是处在干草地,下面还有水草地,那才是要命的了。而且,他的腿受伤了,一无医二无药三无吃的,这样要能走出草地,那才叫奇迹。

      可是,张青山却在犹豫,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信念:如果说红军离开了百姓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那么,他离开了军队,就如同失去了一切……可问题是,如果自己就这么死在草地上,那又算什么?

      彷徨中,张青山下意识的摸了下口袋,没有烟,又顺手摸了胸口,心头一喜,果然,贺军长给的那包烟还在。

      在草地上擦了擦手,又再衣服上擦了下手指,这才掏出那大半包烟,抽出一根,先在鼻尖上闻了闻,这才把那大半包烟放进内衣口袋。

      叼着烟,顺手摸出火柴盒,结果,火柴被雨水打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