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乂麦-《犁汉》


    第(2/3)页

      谁都会在那种情况下退下来的,我孙昱不是孬种,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害怕。

      但其实压根没有人看见孙昱的“抉择”,他实际也没有任何受损,真正对他煎熬的实际就是他的内心。

      自我说服是有用的,孙昱紧张的心已经舒缓下来,而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袁军已经渗透到了这里。

      他看着前方不远处的中军大帐,看到那里的扈兵依然在守护着军旗,他的心又紧了一下。

      可逃了一次后,他的身体本能已经激发,他只想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战马驮着孙昱绕开袁军和袍泽们的厮杀团,然后向着营地后方奔去,在那里同样是乱做一团,仅剩的后营正试图往后营撤退。

      可就在孙昱要绕过去的时候,他又听到有人在喊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两个人,最后是一群人。

      他们喊着:

      “孙营将,护住军旗走。”

      这一刻,孙昱的头皮发麻,他记起了那句话:

      “旗在军在,旗亡军亡。”

      渤海军不能这样毁了。

      想到这里,孙昱折身返回,然后怒骂一声:

      “袁狗们,乃公来也。”

      最后,猛然撞入到了中军大帐前的战团,又激起一团血腥。

      ……

      自抵达大谷口附近后,于禁就有点心神不宁,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放出去的游奕到现在都没回来。

      泰山军自泰山时期就重视部队之间的通讯,主将要先对幕僚口述军令,然后幕僚执笔写就,再着帐下的扈兵去将命令传递给各部。

      之所以如此繁复,就是因为当时张冲考虑到后面军队扩大后,各地各口音的人都会有。

    
  如果用口令传递军令就会出现传达不清,传达不懂的事情。而这个对于军队指挥是要命的事情。

      所以张冲当时就强制要求麾下主将们学字,不需要你赋诗写文章,但一定要能认得字。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这一举措果然收效甚广,鲜有发生军令传达不清的情况。

      而且为了对特殊情况的补充,主将还会动用扈将这一级别的军吏来传递情报。这些人普遍和各部长吏熟悉,有一定的背书,同时马术精湛,战马也是一等一的。

      而这一次于禁要让渤海军从谷口撤退的军令就属于一种特殊情况,他担心胡母丘不明白或者不认可这个军令,所以就让自己的扈将张泰。

      张泰是当年青州黄巾渠帅祭孙的扈将,之后祭孙卸任军职,专司教务,所以张泰就转任到了泰山军系统。

      此君参与过邺城大战、襄国大战,数立战功,如今已是于禁帅府的扈将了。

      而张泰资历老,为人又勇悍机智,正适合用来传递这等重要的军情。

      但这一次,泰山军引以为傲的讯息系统并没有那么顺利。

      实际上,于禁应该在昨日晨间就应该将游奕们放出去,但于禁一直忙到下午才放出了第一批游奕。

      于是很快就到了晚上,本来夜晚行军对于这些游奕们是问题不大的,但奈何从龙门山到万安山的这段道路并没有那么好走。

      在深夜里,游奕们压根是不可能在林杈分布的山道上快速通行的。

      于是,于禁这边就白白浪费了一天。

      但就是如此,按道理他们也该回来了呀。

      此时,在一处山坳内,于禁的中军五千人就停在这里,其余各部都被他放在了四处,彼此之间靠游奕传递信息。

      眼见着天色越来越暗,一直站在中军帐外的于禁终于忍不住对长史申韩叹道:

      “长史,我心不安。”

      申韩明白于禁的意思,实际上就他来看于禁的战前规划是没有错的,将敌军放进河洛盆地中进行决战。不然和袁军在山关孔道里打烂仗,那战事可要迁延日久了。

      所以申韩也是支持于禁的主张的,只是他一开始保留是担心这背后的政治风险。

      毕竟王上就坐镇京都,而让主上遭受风险,这必然是为下者所忌讳的。可现在王上自己也同意这样的战略,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想了想,申韩只能安慰于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