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也许几十年,也许百年都不够-《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2/3)页

    只不过,他刚说完,便立刻遭到了朱棡的执意:“四弟,纸币是国家信誉的代表,朝廷是可以发行纸币,但如果肆意的回收,只会造成百姓的不信任,到时候没人用,纸币也就只是废纸一张了。”

    朱棡对于纸币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

    这不仅仅只是一张纸,纸币后背书的机构信誉才是关键。

    朱棣一时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众人不由的又将目光看向了苏璟,想从苏璟的口中得知答案。

    苏璟说道:“晋王说的很对,纸币代表的国家信誉,若是仗着权力对百姓肆意愚弄,肯定会丧失信任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燕王说的就不对,只是在方法上需要一些改进而已。”

    第一句话直接赞同了朱棡,大家都觉得没啥问题。

    但第二句话话锋一转,顿时让朱棣的目光闪烁起来。

    “苏师,那到底该如何改进呢?”

    朱标立刻询问道。

    苏璟淡淡道:“虽然咱们一直在说纸币,但金银铸币可没有废弃,金银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依然非常的重要。”

    “还记得一开始咱们上课时提高的,金银作为十分稀少且性质稳定的货币,价值也十分的稳定。”

    “那么通过调控金银和纸币的兑换比率,是不是可以达到回收纸币的作用了呢?别看只是简单的货币兑换,但操作之后,却能实际改变整个货币流通市场上的货币价值总额。”

    “当然了,想要如此操作的前提,那就是大明朝廷得有足够的金银储备,否则很容易发生挤兑。”

    “我对大明现在的金银储备不甚了解,不过只是猜测大概也能猜到,现在的大明金银储备不会太多,毕竟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所以呢,这同时也是我说大明现在不宜发行纸币的原因之一,金银储备太少。”

    大明的穷,是历朝历代都闻名的。

    当然,这里的穷指的是朝廷的穷。

    “金银与纸币的兑换比率?”

    朱标有点懵,一时间并未反应过来。

    朱标如此,朱樉等人自然也是一头雾水,不甚了解。

    甚至就连门外的老朱,也是皱眉细细思索了起来:“此事,当真可以?”

    只有两个人的眼神,和他们不一样。

    那就是刘伯温和朱橚。

    因为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可以用数学来解释。

    恰巧刘伯温和朱橚的数学,都比较好。

    “自然是可以的,陛下,苏先生这里说的是……”

    刘伯温正要和朱元璋解释一下,书房内苏璟的声音已然响起。

    “吴王,看来你有想法了,可以和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苏璟朝着朱橚笑道,朱橚那清澈的目光之中,并没有疑惑。

    朱橚起身说道:“其实个兑换比率就是一次简单的数学替换,比如原本的兑换比率是1金换十钱纸币,需要缩减市面上纸币的数量时,只需要将提高十钱纸币兑换金的数量,比如一点一金换十钱纸币,如此一来,市面上的持有纸币的不少百姓都会将纸币兑换为金银了,这样一来,金银的数量和纸币数量看似没变,但只要朝廷缩减纸币的放出,市场上纸币数量自然会减少。”

    “反过来的道理也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对应关系的变化。”

    说完朱橚便坐了下来,于他来说,这就是简单的数学问题。

    国计民生的事情,他虽然早熟,但也没有想那么多。

    “有道理,五弟聪慧!”

    朱樉又是第一个开口的,这种时候,永远少不了秦王。

    朱棣说道:“可若是如此的话,那与我所言的强制又有何区别呢?这样也不也是消耗朝廷的信誉吗?毕竟金银和纸币的兑换比率这东西,不能随意改变吧?”

    “要是真想变就变,那百姓又如何能够信任朝廷呢?”

    朱棡点头道:“不错,如此一来,怕是朝廷的信誉会下降许多。”

    朱橚摇了摇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我只是按照苏师所言做出的结果。”

    朱樉立刻道:“对啊!这区别在哪里?苏先生。”
    第(2/3)页